《中國時報》日前與史記文化事業公司合辦一場「戰爭與和平:台灣人民的選擇」座談會,與會人士暢敘和平之義、戰爭之凶。然而當今台灣之悲哀不在於和、戰的選擇,恰恰在於她不能選擇,處於兩岸之間她「不求和而不敢戰」,「不能戰又不能和」,「不知和又不知戰」。
先論「不求和而不敢戰」,以前就有說台灣的社會存在著「不願統,不敢獨」的情結,由於長期的反共教育對共產黨的高度不信任,所以當中共提出「一國兩制」時,我們沒有將之視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中程方案,從而喪失了「一國兩制」的解釋權,從此台灣也就從社會氛圍上,喪失了統一中國的正當性。90年初開始台獨的主張逐漸占有主流的論述權,然而在中國大陸不斷崛起的形勢下,兩岸的實力對比差距越來越大,「台獨」的事實可能也越來越遠,以至於如今「台獨」根本只能在島內自娛自樂而己。面對此景,自然就是「不求和而不敢戰」。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次論「不能戰又不能和」,自從蔣介石退守台灣以來,台灣安全就是以美國在遠東的利益為依歸,為此台灣也就逐步以尊嚴換安全,以自主換安全;陳水扁說他是「美國軍政府在台灣的行政長官,始終服從美國軍政府的旨意」,所以美國不同意,台灣不能獨。馬英九在任時說「不獨、不統、不武」,「獨」馬英九不可能,「統」台灣人民害怕,「武」台灣沒有實力,那「和」又必須美國說了算,所以馬在任上不敢說「終極統一」,不敢推動「兩岸簽署和平協議」。所以台灣要「和」要「戰」,自己沒有自主權,必須請示美國,台灣「不能決定自己的利益」,這對國民黨是無奈,對民進黨是甘願。
再論「不知和又不知戰」,正由於台灣在兩岸事務、區域事務上不能自主,因此台灣也不會認真研究兩岸之間該戰該和,久而久之,台灣就變成文人不知「戰」,武人不知「和」。結果在台灣內部,台獨以內勝為「自主」,統派以內移而自娛,青年則以「維持現狀」為逃避,逐漸形成以媾和為求和,以求和為賣台。從有識之士來看,形成了知「和」可貴,而無媾和之環境;知「戰」之凶危,而無避禍之良方,台灣優勢,蹉跎殆盡。
對台灣而言,能「和」為上上策,「和」則方向定,人心安,可預測;苟不得已能「戰」雖屬中下計,經較量,定乾坤,重開機,奔未來;而下下之策則是如今的狀態,兩岸「不戰不和」,而大陸主動出招,台灣被動因應。主動出招者則消耗台灣實力,吸收台灣人才,被動因應者則忙於內鬥,仇恨日增,分裂日盛。
然在台灣多以「地動山搖」嘲笑中共,殊不知「不戰不和,日有所退」的策略,不僅是從戰術上邊緣化台灣,戰略上台灣也渾然不覺。民進黨甚至樂於轉中共「打壓」為內鬥藍軍,內聚綠營,強化執政基礎之動力,其結果是台灣愈危。
台灣必須思考的是在大陸崛起、美國霸道的情勢下,台灣還有多少自主的空間,還有多少自由的時間。一般而言,「化危為機,附翼而升」是因應大陸崛起的良方;「韜光養晦,有所作為」則是因應美國霸權之道。(作者為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)
(中國時報)
- Mar 08 Wed 2017 14:56
消失中的台灣自主空間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